根据2024年医疗行业相关规范和电子病历系统的升级,医院之间 无法直接共享病历 ,但通过规范流程可以实现部分信息的跨机构调取。具体说明如下:
一、直接共享病历的限制
-
医疗机构间数据隔离
医疗机构出于患者隐私保护原则, 无法直接访问其他医院的病历 。即使患者转院或医生会诊,病历资料仍需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调取。
-
隐私与法律约束
病历属于敏感信息,擅自查看他人病历可能涉及隐私侵权。未经患者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均无权获取。
二、患者获取病历的合法途径
-
患者本人查询
患者可通过医院提供的 患者门户系统 ,使用身份证号、密码等信息 随时查看电子病历、检验结果及诊疗计划 ,并支持数据下载或转移,实现“数据主权”。
-
授权他人查询
-
患者可委托 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 ,提供身份证明及授权书,到医院医务科或病案室申请复印。
-
复印时需支付工本费,且仅限本人及授权人使用。
-
三、医院间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
-
患者授权的跨机构调取
若需其他医院医生会诊,可通过患者授权,由 转出医院 将病历资料 加密传输 至转入医院,实现安全共享。
-
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部分地区建立 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实现 跨机构、跨地区的病历查询 ,但需患者通过平台申请并授权。
总结
-
直接跨院共享病历 :不可行
-
患者自主查询 :可通过患者门户实现
-
授权他人查询 :需患者提供合法授权
-
医院间调取 :需患者主动申请并遵循流程
以上信息综合了2024年电子病历系统改革方向及医疗数据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