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不过气在医学上称为“呼吸困难”,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病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贫血、焦虑症以及肺栓塞等。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胸痛、咳血等危险信号,需立即就医排查急重症。
-
呼吸系统疾病
- 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引发反复喘息、胸闷,尤其在夜间或接触过敏原后加重,可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
-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长期吸烟者高发,表现为持续性呼吸困难,常伴咳嗽、咳痰,需通过胸部CT和肺功能评估。
- 肺炎或肺纤维化:感染或肺组织瘢痕化导致氧气交换障碍,需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明确。
-
心血管疾病
- 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发肺淤血,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诊断。
- 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导致胸痛合并呼吸困难,属于急症,需立即进行冠脉造影等检查。
-
其他系统疾病
- 贫血:血红蛋白不足导致氧气输送能力下降,表现为乏力、气短,需通过血常规排查。
- 焦虑症:过度换气综合征引发主观窒息感,无器质性病变,可通过心理评估与呼吸训练缓解。
- 肺栓塞:突发呼吸困难伴胸痛、咯血,死亡率高,需通过D-二聚体检测和CT肺动脉造影确诊。
提示:若日常出现不明原因呼吸困难,建议优先到呼吸内科或心血管科就诊,完善肺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紧急情况下(如伴随意识模糊、口唇发绀)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日常应避免吸烟、控制基础疾病,并保持适度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