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对病房内的甲流患者采取“早隔离、严防护、专治疗、强消毒”的综合防控措施,核心目标是阻断病毒传播并保障其他患者安全。关键措施包括:立即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医护人员执行二级防护、专用医疗器械消毒、每日多次环境消杀,以及限制探视与患者活动范围。
-
隔离管理:确诊患者优先安置负压病房或独立单间,床间距大于1米;疑似病例需单间隔离。病房门常闭,患者活动限于病区内,外出检查需提前疏散人群并终末消毒。
-
医护人员防护:接触患者时需穿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及手套,严格执行“穿戴前洗手—脱卸后消毒”流程。防护用品每6-8小时更换,重复使用的器械需75%乙醇擦拭或含氯消毒剂浸泡。
-
治疗与监测: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退热、止咳对症治疗。每日监测患者体温、呼吸道症状及血氧指标,重症转入隔离区ICU。
-
环境消毒:病房每日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无通风条件时启用空气消毒机。地面、物表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医疗废物双层黄袋密封处理。患者转出后终末消毒。
-
流程管控:严格限制探视,确需探视者需佩戴外科口罩;患者死亡后尸体立即移交太平间并标注感染风险。院内建立清洁区—污染区单向通道,避免交叉感染。
提示:甲流防控需动态调整,若病区出现聚集病例需上报院感科溯源。公众应接种疫苗、注重手卫生,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