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门诊治疗报销程序可分为以下步骤,综合多个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工伤认定前置程序
-
事故报告
受伤后需在1年时效内向单位报告事故经过,单位需在30日内向社保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特殊情况可延长。
-
认定申请
单位提交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社保部门审核后发放《工伤认定证明书》。
二、医疗费用报销流程
-
就医时操作
-
持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明、工伤认定书到协议医疗机构就诊,费用由医保直接结算个人自付部分。
-
未获认定时,可先自费治疗,后续凭认定书报销。
-
-
材料准备
- 医疗机构需提供门诊病历、诊断证明、费用发票等材料。
-
提交报销申请
-
将材料提交至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或社保经办机构。
-
单位填写《工伤职工医疗费用报销申请表》并加盖公章。
-
-
审核与支付
- 社保部门审核材料,符合规定的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三、特殊情况处理
-
旧伤复发/康复治疗
需填写《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治疗申请表》或《工伤职工康复申请表》,经医疗机构诊断后按流程报销。
-
转诊转院
需协议医疗机构提出转诊建议,单位提交《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获批准后办理。
四、注意事项
-
报销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及服务标准。
-
不同地区具体流程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以上步骤综合了工伤认定与费用报销的完整流程,确保职工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