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粘膜苍白水肿是鼻腔黏膜在过敏、感染或慢性炎症刺激下出现的病理表现,最常见于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清水样涕、频繁打喷嚏和鼻痒。 其本质是免疫反应或炎症导致的黏膜血管扩张、组织液渗出及免疫细胞浸润,需结合病因针对性治疗。
-
核心病因
过敏性鼻炎是主要诱因,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发IgE介导的免疫反应,释放组胺导致黏膜苍白水肿。非过敏因素如病毒性鼻炎早期充血、后期苍白,慢性鼻炎长期刺激或血管运动性鼻炎(温度变化诱发)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 -
典型症状与体征
除鼻塞、清水涕外,鼻内镜检查可见黏膜苍白肿胀、表面光滑,伴水样分泌物。儿童患者可能合并眼痒或结膜充血,慢性病例可能出现下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 -
诊断与鉴别
需结合病史、症状及检查(如变应原检测、鼻窦CT)排除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过敏性鼻炎常伴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而感染性鼻炎多伴随脓性分泌物和发热。 -
治疗原则
- 药物控制: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减轻水肿,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短期改善鼻塞。
- 病因管理:避免过敏原,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慢性病例需长期抗炎治疗,严重鼻中隔偏曲考虑手术矫正。
若反复出现鼻粘膜苍白水肿或伴随出血、嗅觉减退,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自行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导致药物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