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不仅会直接导致运动功能丧失,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继发性疾病,包括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以及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长期健康问题。
- 肺部感染:瘫痪患者因长期卧床和咳嗽反射减弱,痰液易积聚引发坠积性肺炎或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 深静脉血栓(DVT):下肢活动减少导致血流缓慢,血栓形成风险显著增加,若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
- 压疮(褥疮):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导致缺血溃烂,常见于骶尾部、足跟等部位,感染后难以愈合。
- 泌尿系统感染:排尿功能障碍或导尿管使用易引发尿路感染,甚至上行至肾盂肾炎。
- 骨质疏松与关节挛缩:缺乏负重活动加速骨质流失,关节长期不活动可能僵硬变形。
- 肌肉萎缩:神经信号中断或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体积缩小、肌力持续下降。
- 消化系统问题:肠蠕动减慢引发便秘,营养不良可能进一步加重身体机能衰退。
- 心理障碍:长期行动受限易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影响康复积极性。
总结:瘫痪后的并发症需通过专业护理和康复训练积极预防,如定期翻身、被动运动、营养支持等。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