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中医个体诊所的设立和管理有以下核心变化:
一、审批制度改革
-
备案制全面实施
中医诊所审批已全面转为备案制,取消了过去严格的审批流程,降低开办门槛。个人仅需持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或《医师资格证书》且连续执业满5年,即可申请备案。
-
取消村医考证限制
放宽了村医考证条件,允许更多具备实践经验的中医人员参与基层医疗服务。
二、基本标准与规范
-
人员资质要求
-
需至少1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且执业满5年。
-
若开展中药饮片调剂,需配备1名中药技术人员。
-
合伙人或负责人需满足相同资质条件。
-
-
房屋与设备要求
-
无需固定面积,但需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1医1护配置)。
-
需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如诊桌、紫外线消毒设备等),并设置独立治疗室(如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
-
-
服务规范
-
中医治疗率需达到100%(纯中医诊所),中医(综合)诊所不低于85%。
-
需建立感染控制制度,确保诊疗安全。
-
三、管理措施
-
动态监管与考核
卫健行政部门通过定期检查、社会满意度评估等方式进行监督。
- 违反规定的诊所将面临罚款、吊销执业资格等处罚。
-
政策红利
-
社会资本可平等参与中医服务提供,鼓励名老中医开设个人诊所。
-
支持非营利性中医诊所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享受财政补贴等政策优惠。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诊所名称需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且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致。
-
注册资金要求:私人中医诊所不少于15万元。
以上政策自2023年12月11日《中医诊所基本标准(2023年版)》实施后逐步完善,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办中医诊所的活力。建议办理前咨询当地卫生健康部门,获取最新备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