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排名第一的疾病,每年夺走约1790万人的生命,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1%。冠心病、中风和高血压是其主要类型,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80%的早发病例可通过预防措施避免。
-
主要类型与危害
- 冠心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 中风:脑部供血中断造成脑损伤,致死率高,幸存者常遗留瘫痪或语言障碍。
-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长期未控制会损害心脏、肾脏和血管。
-
关键风险因素
- 不可控因素:年龄(55岁以上风险上升)、遗传倾向。
- 可控因素:吸烟、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及长期压力。
-
预防与早期干预
- 饮食调整:多吃蔬菜水果,减少加工食品和反式脂肪摄入。
-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如快走)可降低30%发病风险。
- 定期筛查:40岁以上人群应每年检测血压、血脂和血糖。
心血管疾病虽威胁巨大,但通过戒烟、控糖、减重和压力管理等行动,能显著降低风险。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可大幅提高生存率。健康生活是抵御这一“头号杀手”的最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