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肿瘤类、肾病类等26种
根据成都市门诊特殊疾病(简称“门特”)的认定标准,可办理特殊门诊的病种及分类如下:
一、第一类(精神类疾病)
-
阿尔茨海默病
-
脑血管所致精神障碍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
精神分裂症
-
躁狂症
-
抑郁症
-
双相情感障碍
-
焦虑症
-
强迫症
二、第二类(重大慢性疾病)
-
原发性高血压
-
糖尿病
-
风湿性心脏病(含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
肝硬化
-
帕金森氏病
-
硬皮病
-
地中海贫血
-
干燥综合征
-
重症肌无力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强直性脊柱炎
-
重度骨质疏松
三、第三类(其他慢性疾病)
-
结核病(含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肺外结核)
-
慢性活动性肝炎
-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
青光眼
-
肾脏病(含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门诊血透)
四、第四类(严重疾病)
-
恶性肿瘤
-
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肾病综合征
-
慢性肾脏病门诊血透
-
血友病
-
肝豆状核变性
-
普拉德-威利综合征
-
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
五、新增病种(2020年修订)
-
青光眼
-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办理条件
-
疾病确诊 :需提供病历、化验报告、影像资料等医学证明;
-
医生建议 :主治医生需出具书面建议,说明病情需门诊特殊治疗;
-
医保报销 :通过认定后,门诊费用可按比例报销,职工和居民医保待遇一致。
注意事项
-
不同医疗机构对病种认定标准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定点医疗机构;
-
部分病种(如糖尿病、高血压)属于常见门特病种,但具体报销比例需以医保政策为准。
以上信息综合了2020-2025年成都市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政策的最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