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村教授对艾滋病症状的解读如下:
一、艾滋病期典型症状
-
持续发热
多为长期低热(38℃左右),可持续数月,是免疫系统受损的常见表现。
-
消瘦与体重下降
2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因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和慢性消耗。
-
腹泻与盗汗
持续性腹泻(可能伴肠道感染)和夜间盗汗(体液丢失与免疫功能异常)。
-
机会性感染
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真菌感染等,常因免疫缺陷引发。
-
神经系统症状
包括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抽搐甚至瘫痪,多见于晚期艾滋病。
二、病程分期相关症状
-
急性期(2-4周)
类似流感症状: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皮疹等,但无特异性。
-
无症状期(潜伏期)
持续2-10年,无明显症状但病毒持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受损。
-
艾滋病前期
-
淋巴结肿大 :除腹股沟外,颈部、腋窝等部位可见对称性肿大的淋巴结,常伴疲劳、体重减轻、周期性发热。
-
免疫缺陷表现 :反复感染(如肺炎、结核)、非致命性感染(如单纯疱疹)或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症状差异 :症状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
-
早期检测 :建议通过HIV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等手段早期发现,无症状期检测可预测5年内发病风险。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