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对住院情况的检查主要围绕以下核心内容展开,结合了现场核查与大数据分析两种方式:
一、基础核查内容
-
人证相符性检查
核对住院患者身份信息与床头卡、医保凭证是否一致,防止冒用身份住院。
-
费用与诊疗信息核对
-
检查住院费用是否与病历医嘱、收费单据一致,是否存在违规收费或重复检查。
-
核对诊疗项目合理性,如是否存在无指征检查、过度医疗(如重复检验、不合理用药)等。
-
-
违规行为排查
查找是否存在分解住院(如间隔不足14天重复入院)、挂床住院(如患者长期未在院但费用正常)、轻症住院(如小病长期占用床位)等违规行为。
二、重点核查维度
-
大数据监测异常数据
通过医保数据库筛选累计住院次数、天数或费用异常的患者,如短期内多次入院、费用超人均水平5倍等。
-
诊疗规范执行情况
-
审核手术记录、检验项目合理性,防止串换药品/耗材、虚构诊疗项目。
-
核对医务人员资质,确保所有医疗人员具备合法执业资格。
-
-
文书真实性审核
- 检查病历、医嘱、手术记录等文书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包括签字真实性、诊疗项目执行时间与设备使用记录匹配度。
三、检查方式与流程
-
现场检查
-
医保人员不少于2人携带记录仪进入病房,核对患者信息、治疗内容,并拍照/录音留存证据。
-
要求医疗机构提供费用明细、检验报告等原始资料。
-
-
非现场核查
-
通过医保信息系统提取患者住院数据,进行自动化筛查和数据分析。
-
调取医生排班表、监控录像等辅助核查。
-
四、违规处理措施
-
对查实违规的医疗机构,医保局会要求其限期整改,并追回违规费用。
-
多次或严重违规者将面临罚款、暂停医保结算等处罚。
医保局检查工作强度较大,需综合运用技术手段与人工审核,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以降低被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