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保乙类药品目录新增126种药品,涵盖肿瘤、慢性病等领域,目录总数达3088种,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
1. 新增药品类别
- 肿瘤药物:如泽贝妥单抗注射液、瑞帕妥单抗注射液,覆盖多种癌症治疗。
- 慢性病药物:如多格列艾汀片(用于2型糖尿病)、琥珀酸瑞波西利片(用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 特殊用药:如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治疗轻中度新冠感染)、艾诺米替片(抗艾滋病病毒)。
2. 调整内容
- 目录结构优化:新增药品按照乙类管理,支付范围明确,部分药品调整了自付比例。
- 价格谈判成果:谈判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1.7%,显著减轻患者负担。
3. 政策意义
- 提升用药保障:新增药品多为临床价值高、创新性强的新药,覆盖更多治疗领域。
- 促进公平可及:通过规范支付标准和调整自付比例,进一步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4. 参保人注意事项
- 目录查询:可登录国家医保局官网或使用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查询新增药品及支付政策。
- 费用报销:参保人在定点医药机构购买乙类药品时,需先自付一定比例,其余部分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
总结
2023年医保乙类药品目录的调整,不仅丰富了药品选择,还通过价格谈判和支付优化,切实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参保人应关注目录变化,合理使用医保资源,享受更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