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甲减的8个经典方剂,通过辨证施治可有效改善畏寒、水肿、乏力等症状,核心在于温补脾肾、调和气血。
- 脾肾阳虚型:以羊靥益甲丸为主方(含制附片、干姜、党参等),温阳益气、健脾渗湿,适用于畏寒怕冷、精神萎靡、毛发脱落者。若关节酸痛,可加生黄芪、羌活煎汤送服。
- 阳虚湿盛型:温肾实脾饮(仙灵脾、制附片、生黄芪等)温阳利水,针对全身浮肿、畏寒肢冷、小便短涩。尿少加猪苓,皮肤脱屑加玄参。
- 心阳虚损型:沉附汤加味(桂枝、党参、羊靥等)温补心阳,缓解心慌、心动过缓、健忘失眠。胸闷者加丹参、瓜蒌。
- 命门火衰型:加味羊肾丸(锁阳、巴戟天、羊睾丸等)壮阳益精,调理女性闭经或不孕,水肿者用黄芪、车前子煎汤送服。
- 脾虚气滞型:附子苍术汤(黄芪、火麻仁、川朴等)健脾理气,改善腹胀便秘。便结严重可加大黄、芒硝。
- 痰蒙诸窍型:茯苓丸加减(石菖蒲、胆南星、辰砂等)豁痰开窍,用于痴呆、抑郁或狂躁。目糊加菊花,耳重加灵磁石。
- 痰窜筋骨型:导痰汤加味(半夏、丹参、羌活等)化痰通络,缓解肌肉无力、关节酸痛。行动困难加巴戟天、肉苁蓉。
- 阳损及阴型:杞菊地黄丸加减(龟板、白芍、仙灵脾等)滋阴潜阳,适用于更年期甲减伴虚火上炎、五心烦热者。
提示:中药方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配合定期甲状腺功能监测,避免自行用药。饮食宜温补,忌生冷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