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患者的治疗方案需以早期隔离、抗病毒药物为核心,结合对症支持治疗和重症监护。关键措施包括: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阻断病毒复制,隔离防止传播,氧疗与呼吸支持应对呼吸道症状,以及中医辅助调理。重症患者需机械通气或ECMO等生命支持手段。
-
隔离与基础护理
确诊或疑似病例需立即单间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休息并监测生命体征,高热者物理降温,儿童禁用阿司匹林。营养支持以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为主,必要时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抗病毒药物优先
发病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效果最佳,可降低重症风险。玛巴洛沙韦等RNA聚合酶抑制剂适用于特定人群。金刚烷胺类已耐药,不推荐使用。 -
对症处理与并发症防治
咳嗽用氨溴索化痰,呼吸困难者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重症需气管插管。合并细菌感染时针对性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出现多器官衰竭时,需CRRT或ECMO等高级支持。 -
中医协同治疗
根据辨证采用清热解毒(如银翘散)、宣肺止咳方剂,缓解症状并调节免疫。重症期可配合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疗法。 -
重症预警与升级治疗
呼吸频率≥30次/分、血氧≤93%或肺部影像学快速恶化提示重症,需转入ICU。休克患者需血管活性药物,急性肾损伤者行血液净化。
提示:禽流感预后与病毒亚型(如H5N1病死率高)及就医时机密切相关。高危职业人群接触病禽后若发热,应主动告知暴露史并尽早就诊。日常避免接触活禽,加强手卫生与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