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灰霉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叶片和茎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导致植株凋萎。 该病害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初期症状易被忽视,但高湿环境下病情发展迅速,可能造成50%以上的产量损失。
-
叶片症状:发病多从近地面的成熟叶片开始,初期为水渍状小斑,扩大后呈灰褐色不规则形,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鼠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变黄枯死。幼苗期染病,子叶或嫩叶呈水浸状腐烂,并覆盖灰色霉层。
-
茎部症状:茎基部先出现水浸状小斑,随后病斑环绕茎部扩展,导致茎表皮腐烂。高湿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严重时整株茎部软化腐烂,地上部分凋萎死亡。定植后的植株若茎基部被侵染,可能出现“倒伏”现象。
-
环境关联性:温度20-25℃、湿度持续高于90%时症状加剧。保护地栽培中通风不良或浇水过多时,霉层更明显,病情扩散更快。连作田块或氮肥过量地块,病斑常伴随植株衰弱现象。
提示:发现病株需及时清除,避免病残体遗留田间。早春和秋季多雨季节应加强巡查,重点关注下部叶片和茎基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