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药品拆零规定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和药店“应拆尽拆”,通过按需精准调配减少药品浪费、降低患者负担,同时严格规范拆零操作流程和质量追溯,确保用药安全。
-
核心原则与适用范围
拆零药品主要指因患者实际用药剂量与药品规格不匹配而结余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除外)。医疗机构需优先选择可拆零计费的药品,以“约定计价单位”收费,实现费用精准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原则上不得拆零。 -
操作规范与质量控制
- 人员要求:拆零操作需由经培训的药师或专业人员执行,配备无菌工具和专用拆零区域,确保操作卫生。
- 标识管理:拆零后药品必须标注名称、批号、有效期、拆零日期及操作人员,保留原包装和说明书。
- 追溯体系:建立完整的拆零销售记录,包括药品流向、批次信息,确保全程可追溯。
-
患者受益与资源节约
拆零政策显著降低患者费用,例如某胃溃疡治疗案例中,患者节省药品费用21.26元。同时减少家庭药品囤积和环境污染,符合国家遏制药品浪费的环保目标。 -
监管与违规处理
医疗机构需定期向医保和卫健部门报备拆零药品使用情况,接受监督检查。违规行为(如截留药品、虚假记录)将面临警告、罚款甚至吊销许可证等处罚。
提示:患者使用拆零药品时需注意储存条件和有效期,严格遵循医嘱剂量。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沟通,保障患者对拆零药品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