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农合二次报销流程根据报销类型和地区政策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门诊二次报销流程
-
材料准备
需携带门诊发票、合作医疗证历本(或病历)、医疗费用明细清单等材料。
-
村(社区)初审
将材料提交给村(社区)合作医疗联络员审核,审核通过后报乡镇合作医疗联络员。
-
乡镇审核
乡镇联络员将材料送至区农易办结报中心进行审核,符合条件后报县级机构。
-
县级结算
县级机构审核通过后,将报销款项划拨至申请人账户,申请人可凭取款支票到指定银行领取。
二、住院二次报销流程
-
住院时直接结算
在二级及以上定点医院就医时,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直接参与医疗费用报销,出院时自动按比例结算。
-
出院后结算
若出院后办理报销,需携带诊断证明、身份证、参合证原件等材料到县级新农合结算科审核,符合条件后领取补偿款。
三、特殊病种二次报销流程
-
材料准备
除常规报销材料外,还需提供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建议书、相关化验报告单、照片等。
-
村(社区)初审
同门诊报销的村(社区)审核流程。
-
乡镇及县级审核
通过村(社区)初审后,材料报至乡镇、县级机构审核,最终由县级机构拨付补偿款。
四、注意事项
-
报销条件
-
需满足新农合参保资格,且医疗费用符合当地报销目录。
-
部分地区需先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剩余部分再申请二次报销。
-
-
材料要求
- 材料需真实有效,如发票、病历等,复印件需加盖医院公章。
-
结算方式
- 通过银行账户直接划拨,部分地区支持网上办理。
建议办理前咨询当地医保部门,具体流程和材料可能因地区政策差异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