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医保报销比例根据参保类型、医疗机构等级及病种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普通门诊报销比例
-
在职职工
-
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院):80%
-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5%(未经转诊)或55%(经转诊)
-
三级医疗机构:45%(未经转诊)或55%(经转诊)
-
起付标准:三级医疗机构1600元/月,二级800元/月,一级400元/月
-
-
退休人员及灵活就业人员
-
基层医疗机构:65%-45%
-
三级医疗机构:45%-20%
-
-
其他群体
-
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80%-50%
-
非从业居民/老年居民:60%
-
二、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
-
在职职工 :85%-65%,每人每月150元
-
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 :65%,每人每月100元
三、门诊报销额度限制
-
职工医保 :每月最高支付限额300元
-
居民医保 :
-
未成年人及在校生:1000元/月
-
其他城乡居民:600元/月
-
四、其他说明
-
转诊政策 :通过“小点”(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至“大点”(三级医院)可提高报销比例(如55%),30天内有效;超过30天转诊则恢复常规比例
-
起付标准 :部分群体(如退休人员)无起付限制
-
药品报销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定点医疗机构可享70%支付比例
以上信息综合了广州市医保政策文件及权威平台数据,具体报销需结合就医机构等级、转诊流程及医保类型综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