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住院、分解住院、大处方
医院套取医保资金的行为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虚假住院与空床住院
-
虚假住院 :病人未实际入院治疗,医院借用他人医保卡或空置床位虚构住院记录,通过检查、药品等费用套取医保资金。
-
空床住院 :将普通门诊病人伪装成住院患者,重复享受门诊报销待遇,形成“双赢”利益链。
二、分解住院与过度医疗
-
院内分解住院 :对可一次治疗完成的病人多次住院,通过增加住院天数套取医保基金。
-
院间分解住院 :通过转院等手段,将病人从医保报销标准以下的标准转为符合标准,或诱导出院后重新办理自费住院。
-
过度医疗 :开具超出实际需要的检查、药品和诊疗项目,如大处方、不合理检查等。
三、医疗行为违规操作
-
虚开票据与病历造假 :伪造医嘱、处方、检测报告、入院/出院记录等材料,虚增医疗费用。
-
药品与检查套取 :
-
以药换药 :用医保目录外药品换取目录内药品报销;
-
超剂量/不合理用药 :开具远超治疗需求的药品和检查项目。
四、其他违规手段
-
医保目录外费用套取 :将自费项目伪装成医保项目报销,或通过虚假病种变更实现报销。
-
利益输送 :医生与患者勾结,通过“搭车”(患者正常用药后低价转卖)或医院与中介合作套现。
五、典型案例参考
-
博爱医院案例 :通过免费接送、少收费或补助伙食费吸引五保户、低保户,实际利用“小病大处方”骗取医保金;
-
华丰医院案例 :以矿职工家属名义办理虚假住院,套取医保资金导致商业保险失效。
监管与处罚
医保部门通过退回资金、暂停结算、吊销执业资格等措施打击欺诈骗取行为,但需克服监管难度。建议参保人员加强自我防范,及时举报可疑行为。
以上方式均涉及违法犯罪,不仅损害医保基金,也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医保基金监管需全流程透明化,从源头遏制此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