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病因主要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退化相关,常见诱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炎、退行性变等,部分病例病因不明。其核心机制是窦房结起搏或传导功能异常,导致心率过缓、停搏或快慢交替,引发全身供血不足症状。
- 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可直接损伤窦房结血供或电生理功能,慢性缺血或炎症反应导致纤维化或变性。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瓣膜病也可能通过结构异常间接影响窦房结。
- 退行性变:随年龄增长,窦房结组织自然老化,功能逐渐衰退,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显著升高。
- 代谢与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电解质失衡可干扰心肌细胞电信号传导,抑制窦房结正常活动。
- 药物或外部因素: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可能过度抑制窦房结;长期吸烟、酗酒或自主神经失调(如迷走神经张力过高)也会诱发功能障碍。
- 其他系统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性)可能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若出现不明原因头晕、晕厥或心悸,需警惕病窦可能,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早期干预原发病可延缓病情进展,严重者需考虑起搏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