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报销中的自费是指完全由患者承担、医保不予报销的费用,包括非医保目录药品、特需服务等;自付则是医保范围内但需个人按比例支付的部分,例如起付线以下金额、乙类药先行自付比例等。两者区别关键在于是否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及费用分担方式。
-
自费项目的特点
- 医保目录外:如进口特效药、美容整形、高端体检等,医保政策明确不覆盖。
- 全额承担:患者需100%支付,无法通过医保卡结算或后续报销。
- 常见场景:部分肿瘤靶向药、牙科种植体、VIP病房费等。
-
自付费用的构成
- 分类自付比例:医保目录内药品或检查,乙类药通常需先自付10%-30%,剩余部分再按比例报销。
- 起付线与封顶线:年内首次住院需达到起付标准(如500元),超封顶线(如20万)后医保暂停支付。
- 共付段费用:报销比例外的部分,如三级医院住院医保报80%,剩余20%由患者自付。
-
如何减少个人负担
- 优先选择医保内项目:如甲类药(100%报销)替代乙类或自费药。
- 补充保险:通过商业医疗险、惠民保覆盖自费及高额自付部分。
- 分级诊疗:社区医院报销比例通常比三甲医院高10%-20%。
提示:就医前可查询医保目录,或通过医院收费系统实时查看费用分类,合理规划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