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平凉医保门诊共济政策的核心在于通过统筹基金报销普通门诊费用、改革个人账户、实现家庭共济,显著提升职工医保待遇公平性与可持续性。政策明确年度起付标准200元、最高支付限额2500元,报销比例依医疗机构等级划分(一级机构在职65%/退休70%,二级机构在职60%/退休65%,三级甲等机构在职55%/退休60%),并允许个人账户资金用于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支付,全面减轻参保职工门诊负担。
-
门诊共济待遇升级
参保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门诊费用,起付线以上部分可按比例报销。例如,退休人员在三级甲等医院花费2500元,扣除200元起付线后,可报销1380元。政策还明确乙类药品和耗材需先自付10%-15%,再纳入报销范围,但“双通道”药品和产检费用不纳入普通门诊报销。 -
个人账户改革与家庭共济
在职职工个人账户仅按缴费基数2%划入,退休人员定额90元/月,单位缴费全部转入统筹基金。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至家庭成员(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药店购药等,未来还可用于代缴城乡居民医保,但禁止用于养生保健等非医疗支出。 -
优化服务与强化监管
门诊费用实行直接结算,支持异地就医报销,并探索基层医疗机构按人头付费。同步加强基金监管,严查虚假处方、冒名就医等行为,确保资金安全。灵活就业人员不划个人账户,但可享受普通门诊报销待遇。
2025年政策延续了2023年《实施细则》的核心框架,通过“大共济”增强基金统筹能力,“小共济”激活个人账户使用效率。建议参保职工优先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以享受更高报销比例,并定期查询个人账户余额及家庭共济绑定情况,最大化利用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