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就诊病历原则上不可以随意删除,但符合特定条件时(如信息错误、重复或涉及隐私泄露)可申请更正或封存。关键点:①病历具有法律效力不可私自删改;②错误信息可依流程修正;③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封存敏感内容。
-
病历的法律属性
就诊病历是医疗过程的法定记录,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门诊病历保存至少15年,住院病历保存30年。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篡改、伪造、隐匿或销毁病历,否则需承担法律责任。 -
允许修正的例外情况
若病历存在明显错误(如姓名、诊断结果录入错误)或重复记录,患者可向医院提交书面申请,由医疗机构审核后加盖修正章并备注修改原因,原始记录仍需保留备查。 -
隐私保护与封存措施
涉及患者隐私(如心理健康记录、传染病史等)或医疗纠纷时,可申请封存部分病历内容。封存后仅限特定人员查阅,但封存不等于删除,原始数据仍由医院存档。 -
电子病历的特殊性
电子病历系统通常设有修改留痕功能,任何操作均会记录操作人及时间。患者可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提交修正需求,但系统后台仍保留修改轨迹以备核查。
提示:若需处理病历问题,建议携带有效证件直接联系医院病案科,避免通过非正规渠道操作。涉及纠纷或隐私争议时,可寻求卫生行政部门或法律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