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折叠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段重建贲门抗反流功能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或食管裂孔疝。其核心步骤包括:游离胃底、包裹食管下段并缝合固定,形成单向“阀门”阻止胃酸反流。 目前主流术式以腹腔镜微创操作为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操作细节。
-
术前准备:患者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检查,并禁食12小时。全麻后,医生通过腹腔镜建立操作通道(通常为脐部及上腹部3-5个小切口),充分暴露食管下段与胃底区域。
-
关键操作环节:
- 游离胃底:分离胃短血管,将胃底从脾脏和膈肌游离,确保其可无张力包裹食管。
- 修复膈肌脚:若存在食管裂孔疝,需先缝合两侧膈肌脚缩小裂孔至可容一食指通过。
- 包裹缝合:将胃底绕食管下段360°(Nissen术式)或部分包裹(如Toupet术式180°-270°),用不可吸收缝线固定,同时避免压迫迷走神经。术中需放置胃管以校准包裹松紧度。
-
术后护理:患者需短期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食物。常见暂时性吞咽困难或腹胀通常2周内缓解,需定期复查评估反流症状改善情况。
提示:该手术对术者经验要求较高,建议选择有丰富腹腔镜操作经验的医疗团队,并严格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