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盆底重建术是一种通过修复盆底肌肉、韧带及筋膜结构来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核心步骤包括术前评估、麻醉选择、组织修复与加固、切口闭合及术后康复。 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定制方案,以确保功能恢复并降低复发风险。
-
术前评估与准备:患者需完成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确认手术可行性。医生通过盆底超声或MRI评估脱垂程度,制定个性化手术计划。禁食禁水6-8小时以减少麻醉风险。
-
麻醉与体位:多采用全身麻醉或腰椎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固定。麻醉师全程监测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
手术入路与暴露:经阴道或腹腔切口进入盆底区域,分离并暴露脱垂的器官(如膀胱、子宫或直肠),避开重要血管神经。
-
组织修复与加固:缝合撕裂的盆底肌肉及筋膜,必要时使用合成网片或自体组织(如阔筋膜)加强支撑。修复需精准恢复解剖位置,避免过度牵拉。
-
切口闭合与引流:分层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预防血肿。部分术式需结合悬吊技术固定器官。
-
术后观察与康复:监测伤口愈合情况,指导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避免负重及久站,定期复查评估功能恢复。
术后3个月内需严格遵循医嘱,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手术成功率达80%以上,但长期效果依赖个体康复配合与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