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拒绝治疗的病程记录需客观、全面且符合医疗规范,核心在于如实记载患者意愿、充分告知后果及明确责任归属。以下是关键要点:
-
记录患者原话与拒绝原因
避免主观表述(如“患者无理拒绝”),应直接引用患者表述,例如:“患者表示‘因经济原因暂不接受输液’”。若涉及治疗方案变更,需同步记录替代方案的说明情况。 -
详述医疗告知内容
包括拒绝治疗可能导致的病情恶化风险、预后影响及其他可选方案。例如:“告知患者停药可能引发感染扩散,建议继续抗生素治疗,并提供口服药物替代方案。” -
签署知情同意文件
患者或家属需签署《拒绝治疗告知书》,病程中注明文件签署过程及关键条款,如“患者已签署知情书,确认理解并承担自主决定后果”。 -
动态更新与上级汇报
若患者病情变化或反复提出拒绝,需在病程中追加记录,并上报上级医师。例如:“科主任再次评估后认为需维持呼吸机支持,但家属仍坚持撤机,已备案医务处。” -
出院患者的特殊处理
自动出院者需记录生命体征、未达标出院标准及离院后建议,如:“患者血压未稳定,家属坚持出院,已书面告知居家监测要点及紧急联系人。”
提示:病程记录既是法律文书也是沟通凭证,需平衡患者自主权与医疗责任,确保每项操作可追溯。定期复核记录完整性,避免遗漏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