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一种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属于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重大疾病类型,其严重程度与梗塞部位、面积及症状直接相关,需紧急干预以防止不可逆损伤。
-
疾病性质与危害
脑梗(脑梗死)是因脑部血流中断导致脑组织坏死的急性病症,位列全球致死性疾病前三。其突发性强,可能引发偏瘫、失语甚至死亡,幸存者常遗留功能障碍,对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
临床分类与表现
- 轻度脑梗:常见腔隙性梗塞,症状较轻如头晕、肢体麻木,易被忽视但需警惕进展风险。
- 中重度脑梗:伴随偏瘫、失语或意识障碍,梗塞面积扩大可能引发脑水肿、脑疝等致命并发症。
- 特殊部位梗塞:如脑干、小脑梗塞,可直接威胁呼吸循环中枢,致死率极高。
-
关键防治要点
早期识别症状(如突发眩晕、言语不清)是挽救生命的关键,黄金救治窗口为发病4.5小时内。长期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结合康复训练降低致残率。
脑梗的防治重在“早”字,公众需提高对预警信号的敏感性,及时就医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