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消融手术并非毫无风险,其主要危害包括损伤周围组织、复发风险、治疗不彻底以及引发感染等。虽然它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但操作不当会对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造成损伤,导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术后甲状腺结节存在一定复发概率;结节过大或位置特殊时,可能无法完全消融;若术中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还可能引发局部感染。
损伤周围组织是甲状腺消融手术较为严重的危害之一。由于甲状腺周围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如喉返神经、喉上神经以及颈部大血管等。手术过程中,高温消融可能会波及这些重要结构。一旦喉返神经受损,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严重时甚至失声;若损伤喉上神经,可能导致呛咳、吞咽困难;损伤血管则可能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
复发风险不容忽视。甲状腺结节的形成与自身的体质、激素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虽然消融手术能破坏大部分结节组织,但无法完全消除结节产生的根源。一些微小的结节细胞残留,随着时间推移,在适宜条件下可能重新生长,导致结节复发,后续可能需要再次治疗。
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当甲状腺结节体积过大,或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位置靠近重要器官时,为避免损伤周围结构,医生可能无法对结节进行完全消融。未被彻底消融的结节组织,依然会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部分患者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需要采取其他治疗手段。
感染也是潜在危害。尽管甲状腺消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但仍存在创口。如果手术环境不达标、器械消毒不严格,或者患者术后未做好伤口护理,都可能导致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引起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感染症状。严重的感染还可能扩散,影响甲状腺及周围组织的正常功能。
甲状腺消融手术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上述危害也需引起重视。患者在选择治疗方式时,应充分了解手术利弊,与医生充分沟通,结合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