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目录新增26种肿瘤用药,覆盖肺癌、乳腺癌等高发癌症,患者负担最高可降低80%。本次调整重点纳入PD-1抑制剂、ADC抗体偶联药物等创新疗法,其中15种为首次纳入医保的靶向药,显著提升晚期癌症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
创新药物集中纳入
新增的26种药品中包含7种PD-1/PD-L1免疫治疗药物,如用于肝癌的卡瑞利珠单抗;5种ADC药物(如乳腺癌的德曲妥珠单抗)通过医保谈判价格降幅超50%。这些药物能精准杀伤癌细胞,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
高发癌种保障升级
肺癌用药新增4种(如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乳腺癌覆盖HER2阳性等亚型,消化道肿瘤新增Claudin18.2靶向药。目录对发病率前10的癌种实现治疗药物全覆盖,中位治疗费用从月均3万元降至5000元以内。 -
罕见病肿瘤用药突破
首次纳入神经内分泌瘤、肉瘤等罕见肿瘤用药,如依维莫司用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瘤。通过"单独申报"通道,这类患者年治疗费用从30万元降至约5万元。 -
用药门槛显著降低
取消部分药物"三线治疗失败后才可报销"的限制,例如EGFR突变肺癌患者现在一线治疗即可使用医保奥希替尼。同步优化门诊特殊病种政策,22省市实现抗癌药"双通道"药店直接结算。
本次调整后,肿瘤医保用药总数达148种,预计惠及年新增患者超200万人。建议患者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具体报销比例,部分特效药需在指定医疗机构开具处方。医保局明确2026年将继续动态调整抗癌药目录,重点关注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