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相关治疗部分已纳入医保范围。自 2023 年起,多地陆续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如北京于 2023 年 7 月 1 日将 16 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医保甲类纳入门诊报销 。2024 年,更多地区跟进,像吉林省 7 月 1 日将胚胎移植等八项辅助生殖医疗服务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江西省 6 月 1 日起把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截至 8 月底,已有 2.7 万余人次享受该政策 。
纳入医保的项目通常包含取卵术、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辅助生殖医疗服务。以黄冈市为例,自 2024 年 9 月 15 日起,将辅助生殖有关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 75% 报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 65% 报销 。而在广东省,“取卵术” 等 8 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不孕不育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门诊医疗费用参照门诊特定病种待遇予以保障 。
不过,各地医保政策存在差异,在报销比例、报销限额、纳入医保的具体项目上有所不同 。并且,医保报销一般要求在经过卫生健康部门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比如北京市,仅在 16 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 16 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规定报销 。
不孕不育治疗在医保覆盖上已取得进展,但各地情况有别。建议有需求的患者向当地医保部门或就诊医院详细咨询,以明晰自身可享受的医保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