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甲状腺疾病指南在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有重要更新。在诊断上,更强调精准检测,如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解读更细化,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参考范围根据不同人群及临床情况进一步明确;在甲状腺结节的评估中,超声检查的分级标准优化,有助于更准确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治疗上,针对甲亢,药物治疗的疗程和药物选择有新建议,例如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剂量调整更注重个体化;对于甲减,左甲状腺素钠的替代治疗强调根据患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制定更适宜的方案。在疾病管理方面,强调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在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的甲状腺疾病管理上,也有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在诊断方面,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除了关注传统的甲状腺激素(T3、T4)和 TSH 水平外,新指南强调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 Graves 病的诊断。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细针穿刺活检(FNA)的适应证进一步明确,当结节超声特征提示有恶性可能,或结节直径达到一定标准时,建议进行 FNA 以明确病理性质。
治疗方面,甲亢治疗药物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的使用,新指南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有肝功能损害等,给出更精准的用药推荐。对于甲减患者,在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时,强调起始剂量的个体化,对于老年人、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起始剂量宜小,然后根据甲状腺功能逐渐调整剂量。
在疾病管理方面,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患者,都需要定期随访甲状腺功能,一般建议在治疗初期 1 - 2 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若为良性结节且无明显症状,需定期进行超声监测;若存在恶变风险,则需密切随访甚至及时干预。
甲状腺疾病的最新指南在诊断、治疗和管理等多方面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科学、更精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家应关注自身甲状腺健康,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并遵循最新指南建议进行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