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干裂可能与真菌感染、湿疹、糖尿病、鱼鳞病等疾病有关。真菌感染易引发足癣,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干裂;湿疹会使皮肤干燥、瘙痒、脱屑,严重时出现皲裂;糖尿病患者因神经和血管病变,皮肤修复能力变差,易干裂;鱼鳞病患者皮肤角质代谢异常,脚跟皮肤易粗糙干裂。
真菌感染:真菌入侵脚部皮肤后,会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大量繁殖,破坏皮肤正常结构。常见症状除了干裂,还有水泡、瘙痒、脱皮,尤其在脚趾缝和脚后跟处明显。若不及时治疗,会不断扩散。
湿疹: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遗传、过敏、环境变化都可能诱发。患病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水分流失快,变得干燥脆弱,脚后跟频繁受力摩擦,就容易产生干裂伤口,伴随剧烈瘙痒,反复抓挠还会加重病情。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导致脚部感觉减退、血液循环不畅。患者脚部皮肤得不到充足营养和水分,变得干燥,再加上感觉迟钝,察觉不到轻微损伤,干裂伤口不易愈合,还可能引发严重感染。
鱼鳞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者皮肤角质层细胞粘连性增加,正常脱落过程受阻,大量堆积在皮肤表面,使皮肤变得粗糙、干燥,形成菱形或多角形鳞屑,脚后跟皮肤在活动中受牵拉,就容易出现干裂。
脚后跟干裂若长期不愈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疼痛、红肿、渗液,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