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置换术确实属于心脏外科的大手术,手术风险较高但技术成熟,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该手术需开胸或微创介入,置换病变心脏瓣膜以恢复心脏正常功能,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
手术过程复杂程度高
瓣膜置换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传统开胸手术需锯开胸骨、建立体外循环,手术时长约3-6小时;微创介入(如TAVI)虽创伤较小,但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术中需精准切除病变瓣膜并植入人工瓣膜(机械瓣或生物瓣),任何失误都可能引发大出血或栓塞。 -
术后恢复周期长
开胸手术患者需在ICU监护1-2天,住院约7-10天,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微创手术恢复较快,但均需持续监测心功能。术后并发症如感染、瓣周漏、心律失常等风险持续存在,需定期复查。 -
长期管理不可忽视
机械瓣置换者需终身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定期监测INR值;生物瓣虽无需长期抗凝,但存在10-15年衰败风险。患者需严格预防感染(如牙科操作前使用抗生素),并控制血压、血脂以延缓瓣膜损耗。
瓣膜置换术虽是大手术,但能有效挽救终末期瓣膜病患者生命。随着技术发展,微创手术比例逐年上升,术后生存率已超90%。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平衡活动与休养,多数人可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