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病损电切术属于三级手术,其核心特点为:微创操作、需专业腔镜技术、中等手术风险。该术式通过自然腔道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要求术者熟练掌握电切镜操作及止血技巧。
-
手术分级依据
根据我国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三级手术指技术难度较高、风险中等的手术。经尿道电切术需精确控制切除范围,避免膀胱穿孔或大出血,符合三级手术的典型特征。术中可能遇到肿瘤基底较宽、病变位置特殊(如靠近输尿管口)等情况,进一步增加了操作复杂性。 -
关键技术要点
- 电切技巧:采用"分区切除法",先处理可见病灶边缘,再逐层切除深层组织,保持术野清晰
- 止血控制:使用电凝球精准止血,尤其注意膀胱颈部和三角区血管分布密集区域
- 并发症预防:术中持续低压灌洗,严格控制手术时间(建议不超过90分钟),降低电切综合征风险
-
适应症与禁忌
主要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Ta/T1期)、膀胱腺性囊肿等良性病变。禁忌证包括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及肿瘤已侵犯肌层(T2期以上)的情况。术后需常规留置导尿管3-5天,并进行膀胱灌注化疗降低复发率。
该手术的微创特性使其成为膀胱表浅病变的首选方案,但需由具有三级手术资质的泌尿外科医师操作。患者术后应严格遵循复查计划,首次膀胱镜复查建议在术后3个月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