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上报疾控中心的疾病主要包括法定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艾滋病等)、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病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流程遵循属地化管理,甲类传染病需2小时内上报,乙类传染病24小时内上报,丙类传染病48小时内上报。医疗机构需通过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危害性最高,需最快速响应;乙类传染病(如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等)采取严格防控措施;丙类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需常规监测。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病例及新发传染病(如猴痘)也需立即上报。医疗机构实行首诊负责制,检验科发现阳性结果需同步反馈。
上报流程要求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内容需完整准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依据及流行病学史。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肺炭疽、SARS)必须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其他传染病按分类时限上报。突发疫情或可疑暴发时,需电话报告疾控中心并启动应急响应。
提示:医疗机构应定期培训医务人员熟悉上报病种与流程,杜绝漏报、误报。公众若发现疑似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