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慢特病领域有诸多重要进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病种范围扩大。从 2024 年 12 月 1 日起,全国医保正式上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5 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加上此前已有的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至此,全国所有医保统筹地区作为就医地,均能提供 10 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医保直接结算服务。这一举措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异地就医,减少了垫付资金的压力。
具体来看,2024 年慢特病在以下方面有着显著变化:
- 病种覆盖扩充:在原有基础上新增的 5 种门诊慢特病,使得更多长期受这些疾病困扰的患者,在异地就医时能直接享受医保报销,不再需要先行垫付高额费用后再回参保地报销,大大提高了就医便利性。
- 结算政策规范:跨省直接结算只是结算方式变化,参保地原有门诊慢特病保障病种范围不变。若参保地有相应病种待遇,参保人员即可享受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同时参保地会合理确定跨省就医差异化结算报销政策,保障基金安全可持续;若参保地无相应门诊慢特病待遇,则按规定做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
- 就医流程优化:从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资格识别,到结算病种代码和名称互认、分病种单独结算、妥善处理退费需求等方面,都进一步规范了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流程。例如患者在结算窗口持医保码或社会保障卡结算时,属于可跨省直接结算的 10 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将按照参保地规定待遇单独结算。
- 管理服务提升:参保地需完善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告知、结算信息线上查询等服务;就医地要强化管理,明确专人负责跨省业务协同工作,切实提升问题响应效率。对门诊慢特病业务全过程开展监管,包括对门诊慢特病申请受理、待遇认定、用药、检查、治疗等情况,进行智能审核和监控、随机抽查及专项检查,严肃处理违规违法行为。
- 定点机构增加:各地优先选取诊疗水平高、管理规范的定点医疗机构提供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2024 年 12 月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统一上线门诊慢特病扩围病种的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实现每个县都有一家门诊慢特病定点医疗机构,全国门诊慢特病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达到 6.90 万家 ,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就医选择。
2024 年在慢特病的医保政策上有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便利了患者就医。若想了解自身所患慢特病在异地就医时的具体报销政策和流程,可登录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 查询相关信息,也可向当地医保部门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