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肺炎的病因复杂,主要与病毒感染、环境暴露、药物反应及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其中,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是急性发作的核心诱因,而长期接触有毒气体、粉尘或特定药物(如抗肿瘤药、胺碘酮)可能加速病情发展。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属于高危人群。
- 病毒感染:急性间质性肺炎常由病毒急性感染触发,病毒通过激活肺泡上皮细胞的胶原基因,改变细胞特性,引发肺部炎症反应。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 环境暴露:长期吸入有害物质(如石棉、煤尘、二氧化硫)或有机粉尘(如霉变干草)可直接损伤肺间质,导致急性炎症。短期高浓度暴露也可能诱发急性发作。
- 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如化疗药博来霉素、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可能引发药物性间质性肺炎,机制与药物代谢产物对肺组织的毒性作用相关。
- 免疫异常: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因免疫系统攻击肺组织,易合并间质性肺炎。免疫抑制状态下(如放化疗后)感染风险进一步增加。
提示:若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需警惕急性间质性肺炎可能,尽早就医排查病因。避免接触已知致病因素(如粉尘、特定药物),对高危人群定期肺功能监测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