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愿走医保的核心原因在于医保总额控制制度下,医院需自行承担超额费用,导致收治医保患者越多亏损越大。 这一现象与现行医疗体制的收支矛盾、医保管理规则缺陷直接相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
医保费用总额限制
各地医保局对医院实行年度医保基金定额分配,超支部分由医院垫付且可能被拒付。临近年底额度耗尽时,医院为避免亏损会限制医保患者收治。部分医院因药品零差价政策,无法通过药费弥补成本,进一步加剧经济压力。 -
医院运营成本转嫁
公立医院多为差额拨款单位,财政补贴仅覆盖60%左右支出,剩余需自行创收。医保患者产生的耗材、人工等成本若超出定额,医院需用其他收入填补,长期可能导致工资拖欠甚至运营危机。 -
考核指标与医疗需求的冲突
医保部门通过均次费用、药占比等硬性指标考核医院,迫使医院在控制费用与救治患者间艰难平衡。部分急重症患者因治疗成本高易被推诿,间接激化医患矛盾。
医保制度本为减轻患者负担,但现行规则下医院陷入“收治即亏损”的困境。未来需通过动态调整额度、优化支付方式等改革,平衡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与公共利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