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共济支付范围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在定点医疗机构的个人负担费用、定点药店购药费用、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等,且覆盖范围已从配偶、父母、子女扩展至近亲属(如兄弟姐妹、祖父母等)。这一政策通过盘活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沉淀资金,显著减轻家庭医疗负担,2024年1—9月全国共济金额已超305亿元。
-
医疗费用支付:共济账户可用于支付家庭成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个人自付部分,包括门诊挂号费、检查检验费(如B超、血常规)、医保目录内药品费用,以及住院押金和医保报销后的自付部分。例如,山东德州市民通过女儿的个人账户直接抵扣了父亲49.58元的药费自付部分。
-
药店购药与耗材: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如血糖仪)、医用耗材(如胰岛素针头)时,可直接使用共济账户余额结算。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济账户用于药店购药的金额达12.21亿元。
-
医保缴费与补充保险:共济账户资金可代家庭成员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费用(2024年累计支付17.03亿元),部分地区还支持支付大额医疗补助、长期护理保险的个人缴费,或购买与医保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
非免疫规划疫苗:部分省份允许使用共济账户支付非免疫规划疫苗费用,如流感疫苗、HPV疫苗等,但需符合国家医保业务编码管理要求。
-
地域与亲属范围扩展:目前全国29个省份实现省内跨统筹区共济,18个省份将共济亲属范围扩大至近亲属(如祖父母、孙子女等)。需注意跨省共济暂未开通,但预计2026年将逐步推进。
医保共济政策通过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有效缓解家庭“医疗费用分布不均”的痛点。实际操作中需通过医保APP或地方平台绑定亲属关系,并确保就医时使用患者本人医保卡结算。建议参保人定期查询账户余额及政策更新,以充分利用共济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