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居民医保设立等待期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维护医保基金可持续性
-
防止“投机性参保”
过去存在部分人群在健康问题出现时才参保,享受他人缴费积累的医保基金。这种行为会导致医保基金池被短期需求过度消耗,影响其他参保人的长期利益。
-
平衡基金收支
设置等待期可以避免基金被少数人的短期行为掏空,确保医保基金在长期内保持稳定运行,从而保障全体参保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二、保障参保公平性
-
避免权益受损群体
连续参保人员缴费后,通过长期缴费积累的权益不应被短期断保者“搭便车”。例如,连续参保者缴费满1年,断保1年后重新参保时,需额外等待1个月才能享受待遇,这增加了其保障时间成本。
-
规范参保行为
等待期的设置促使参保人更加理性地规划医疗需求与缴费行为,减少因政策变动而频繁参保或断保的“投机性”操作。
三、政策配套与执行标准
-
与缴费年限挂钩
未连续参保的群体,每多断保1年,待遇等待期增加1个月;缴费修复后,每多缴1年可减少1个月等待期。
-
特殊群体豁免
新生儿、本市新认定的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不受等待期限制,确保其基本医疗保障权益。
总结
通过设立3个月固定待遇等待期,并根据连续参保年限调整额外等待期,2025年居民医保政策在保障参保人权益的强化了基金可持续性和整体公平性。这一调整体现了从“人人可享”到“共建共治”的医保治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