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心房提前异常电活动导致心脏过早收缩,24小时内超过720次或每分钟超5次即可诊断。主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乏力,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但严重时可诱发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
疾病定义与机制
频发房性早搏是由于心房肌肉异常兴奋或传导系统病变,导致电信号提前触发心脏收缩。其频率显著高于正常范围(如每分钟>5次),属于相对良性的心律失常,但需警惕潜在心脏疾病风险。 -
典型症状表现
患者常感到心跳不规则、突然停顿感(心悸),伴随胸闷、头晕或乏力。症状轻重与早搏频率相关,情绪激动、劳累或摄入咖啡因/酒精可能加重不适。 -
诊断与治疗原则
通过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确诊,重点评估早搏次数及是否合并其他心脏病。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限酒、减压)、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或射频消融术(针对顽固性病例)。 -
日常管理与注意事项
避免诱因(如熬夜、刺激性饮食),定期监测心率;若症状加重或出现胸痛、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合并基础心脏病者需长期随访。
频发房性早搏虽常见,但个体差异大,科学管理是关键。症状明显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寻求专业心脏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