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增负是指医疗费用中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部分,需要参保人按比例自行承担的费用,例如乙类药品或特殊诊疗项目需个人支付5%-20%不等。以下是具体解析:
-
概念核心
医保增负金额是医保基金与个人共同分担的医疗费用,通常针对目录内的乙类药品、部分诊疗服务。例如某药品总价100元,若增负比例为10%,则医保报销90元,个人支付10元。 -
法律依据
我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外的费用需由个人承担,而目录内项目也可能设定分担比例,以平衡基金可持续性与保障力度。 -
常见场景
- 乙类药品:比甲类药自付比例更高
- 特殊检查治疗:如MRI检查可能需增负15%-20%
- 高值医用耗材:部分材料需患者承担30%以上
-
与自费的区别
增负费用仍属医保目录内,而自费项目(如进口药)完全不在报销范围,两者负担机制不同。
理解医保增负有助于合理规划医疗支出,建议就医时主动询问费用分类,结合自身保障需求补充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