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方式迎来重大调整:在职职工每月按缴费基数的2%划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部分全部纳入统筹基金;退休人员则按定额划拨。这一改革强化了医保基金的共济功能,通过“个人少划、统筹多留”提升门诊保障水平。
-
在职职工账户计入规则
个人账户资金仅来自职工本人缴纳的2%医保费,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而是全额进入统筹基金。划拨时间由原先的“年初一次性预注资”改为“按月到账”,通常在缴费到账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 -
退休人员账户调整
退休人员个人账户改为按固定金额划入,标准参照当地2022年基本养老金水平的2.5%(如广西贵港为98元/月)。虽然账户金额可能减少,但门诊报销比例提高,实际医疗负担减轻。 -
改革核心目标
通过减少个人账户沉淀资金,扩大统筹基金规模,增强门诊共济能力。例如,退休人员门诊费用在起付线后可按比例报销(如一级医院报销65%),剩余部分还可使用个人账户支付。
此次调整优化了医保基金结构,从“个人积累”转向“互助共济”,长远看有助于缓解群众医疗费用压力,尤其惠及频繁就医的老年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