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与药贩勾结通过医保取现的漏洞主要涉及以下手段和危害:
一、主要操作手段
-
伪造处方套现
药店与药贩通过线上平台(如虚假医院APP)为参保人员开具无需实际用药的处方药,参保人持医保卡支付后,药店以6-7折价格将药品转卖药贩,从中获利。例如,820元/盒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参保人仅能套现不足500元。
-
高价回收与拆解重组
药贩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药品,部分药品被拆解后重新包装销售,导致患者可能购买到过期药、假药或不适合的药品。
-
违规渠道销售
药店为完成KPI指标,主动与药贩合作,通过“一条龙”服务完成药品销售闭环。药贩提供收药服务,药店负责医保结算,形成灰色产业链。
二、危害与风险
-
医保基金流失
该行为直接导致医保基金被非法套现,损害参保人利益。例如,一张医保卡可能被用于套取近万元处方药,而医保资金本应用于真正需要的医疗支出。
-
药品安全风险
涉及拆解重组的药品可能过期、变质或疗效不佳,甚至含有有害物质,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
正规药店受损
此类行为扰乱药品市场秩序,导致正规药店面临药品积压、客源流失等问题,甚至被迫参与违规操作。
三、监管与应对措施
-
联合执法打击
医保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联合开展专项调查,暂停涉案药店医保结算,打击“一条龙”服务链条。
-
技术监管与处方审核
加强对医保电子处方的审核,利用大数据监测异常用药行为,切断虚假处方来源。
-
完善制度建设
限制社区药店处方药网售,强化药品进销存管理,从源头上防范违规操作。
四、建议与反思
医保基金是民生保障的重要资金,需通过完善监管、强化技术手段和严查违法行为形成合力。需提高公众对医保基金使用的认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参与违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