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中国已有14个省份将辅助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显著降低不孕不育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些省份覆盖东中西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率先实施,报销比例普遍达30%-80%,部分项目(如促排卵、胚胎移植)可全额报销。政策惠及人群包括已婚夫妇、失独家庭等,部分省份还放宽了年龄限制。
北京是全国首个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直辖市,涵盖胚胎培养、冷冻保存等关键环节,报销比例最高达70%。上海将试管婴儿部分项目纳入医保,并针对特殊家庭提供额外补贴。浙江、江苏等东部省份报销范围广,部分地市对农村户籍家庭提高报销额度。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将辅助生殖纳入生育保险,与产前检查费用合并计算。广西、云南等西部省份通过财政补贴降低少数民族家庭的治疗成本。
辅助生殖医保政策实施后,多地试管婴儿周期数增长超20%,但各省差异仍存。部分省份限制报销次数(如每年1-2个周期),或要求提供不孕症医学证明。未来政策有望向统一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扩大覆盖技术种类和人群范围。建议有需求的家庭提前查询当地医保细则,合理规划治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