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知道社保缴费基数为17800元,无法准确计算出退休工资(养老金)的具体数额。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基础养老金
- 计算公式
-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缴费基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这里假设缴费基数17800元就是实际缴费基数,但不知道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一般为视同缴费指数与实际缴费指数的加权平均值),也不知道缴费年限。
- 如果假设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即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1倍缴费),且缴费年限为30年(仅为举例方便计算),同时假设河北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实际数据以当地为准)。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7800×1 = 17800元。
- 基础养老金=(6000 + 17800)÷2×30×1%=3570元。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 计算公式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 个人账户储存额取决于个人的缴费金额(一般是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以及缴费年限。假设按照缴费基数17800元,缴费比例8%计算,每月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为17800×8% = 1424元。
- 如果缴费年限为30年,总共缴费360个月,个人账户储存额=1424×360 = 512640元(未考虑利息等因素)。
- 假设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512640÷139≈3688元(未考虑利息等实际因素)。
三、过渡性养老金(针对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
- 计算公式
-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不同地区过渡系数不同,一般在1% - 1.4%之间)。由于不知道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以及当地的过渡系数,无法准确计算这部分金额。
综合以上各项养老金组成部分,如果仅按照假设数据简单相加(基础养老金357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688元 = 7258元),在理想假设情况下可能达到7000多元,但实际的养老金数额会因为当地平均工资水平、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以及个人账户利息等多种因素而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