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跨省就医可以报销,报销比例通常可达80%以上甚至全额报销,但需提前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且报销比例和范围需遵循"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比例"原则。以下是具体要点:
-
报销基本原则
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急诊和门诊费用通常需先垫付后报销。报销范围按就医地医保目录执行,报销比例则按参保地政策计算。目前全国已有10种门诊慢特病(如癌症、冠心病等)治疗费用纳入跨省直接结算。 -
适用人群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如退休安置、随迁老人)
-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含转诊和非急诊抢救)
未备案的自行跨省就医者报销比例可能降至30%。
-
办理流程
-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微信公众号提交备案,需提供医保卡、居住证明或转诊材料
- 备案后可在就医地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刷卡结算。
-
注意事项
- 转诊证明需由参保地医院开具,若当地能治疗则难以获批
- 备案时效不同:长期居住者备案长期有效,临时外出就医备案一般为6-12个月
- 报销时需保存好病历、费用清单和发票原件。
提示:各地政策存在差异,建议就医前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最新报销目录及备案要求,合理规划就医流程以最大化报销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