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能否彻底治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时机: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存活率(感染1小时内救治存活率达80%以上),但延误治疗(超过6小时)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高达70%。
-
疾病本质与危害
脓毒症并非局部感染,而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后触发的全身“过度防御反应”,炎症失控会损伤血管和器官。全球每年约1100万人因此死亡,重症患者进入ICU后1/3可能在30天内死亡。 -
关键症状与高危人群
典型表现包括发热(或低体温)、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意识模糊等。糖尿病、免疫力低下者、术后患者及老年人风险更高,轻微感染也可能发展为脓毒症。 -
治疗核心与预后因素
黄金救治窗口仅1-6小时,需立即静脉注射抗生素、液体复苏及器官支持。若进展为脓毒性休克(血压无法回升),死亡率骤增。幸存者可能遗留认知障碍或器官功能减退。 -
预防与紧急应对
及时处理肺炎、尿路感染等原发感染,避免挤压皮肤脓肿。出现寒战伴高热、皮肤瘀斑、尿量骤减时需即刻就医,每延迟1小时治疗,生存率下降7%。
总结:脓毒症是生死时速的疾病,早识别、早治疗是关键。即使治愈,也需长期随访以监测后遗症。日常增强免疫力、规范处理感染灶能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