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医保服务协议是指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药机构终止医保服务合作关系,意味着该机构将无法再为参保人员提供医保报销服务。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机构严重违规、考核不合格或主动申请退出等情形下,直接影响参保患者的就医选择和经济负担。
-
常见触发原因
- 违规行为:包括虚假报销、串换药品、过度医疗等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 考核不达标:未通过医保部门的服务质量、费用控制等定期评估。
- 机构主动退出:因经营调整或无法满足医保要求而自行申请终止协议。
-
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 解除协议后,机构需停止医保结算服务,患者需全额自费就诊。
- 机构声誉受损,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法律责任,甚至影响其他资质审批。
-
参保人员的应对措施
- 及时查询当地医保部门公布的定点机构名单,选择其他合规机构就医。
- 保留原机构的自费票据,部分情况可凭材料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手工报销。
-
重新申请条件
- 被解除协议的机构需整改违规问题,等待1-3年(各地规定不同)后可重新提交申请。
- 需通过医保部门的现场核查和综合评估,确保符合服务标准。
解除医保服务协议是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重要手段,参保人员应关注官方通告,选择正规机构就医,遇到问题可向12345或医保局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