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大类别,具体分类及特点如下:
一、甲类药品(基础保障类)
-
数量 :639种
-
报销比例 :100%
-
特点 :临床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且价格较低,如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等
二、乙类药品(补充保障类)
-
数量 :2520种
-
报销比例 :70%-90%
-
特点 :疗效显著但价格较高,部分纳入报销范围,例如靶向药、新型降糖药等
三、丙类药品(自费类)
-
数量 :超过15万种
-
报销比例 :0%
-
特点 :主要包括新药、特效药、进口药等,如某些罕见病用药、抗耐药菌药物等
四、其他关键信息
-
药品总数 :调整后目录内药品增至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
-
新增药品 :涵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如肺癌靶向药舒沃替尼、脊髓性肌萎缩症用药等。
-
价格调整 :通过医保谈判的药品平均降价63%,预计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
自费药品管理 :丙类药品需全额自费,建议通过医保定点医院或药店购买。
五、建议
-
参保前咨询 :用药前确认药品类别及报销比例,避免自费。
-
医疗险补充 :可配置医疗险、重疾险等,降低高额医疗费用风险。
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医保局及各地医保部门的官方发布内容。